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文章简介

归去来兮,扬帆逐梦启新程 | 我实验室2025届毕业生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118
发表时间:2025-03-29 22:10

3月28日,我实验室举办以“归去来兮,扬帆逐梦启新程”为主题的毕业交流活动,旨在促进学术传承与经验分享,助力学生规划未来发展,同时也为毕业生留下珍贵的青春纪念。我实验室左超教授、冯世杰教授、孙佳嵩副教授与毕业生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毕业生学子们开启人生新征程。

定制可乐.jpg

实验室为毕业生定制可乐


活动现场.png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实验室左老师作开场致辞。左老师特别指出,今年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培养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学术研究方面,多位同学在SCI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包括《Science Advances》国际顶尖期刊;在职业发展方面,毕业生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的发展态势——有同学获得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录取,另有同学成功入职华为、小米等行业领军企业,还有同学选择进入事业单位等重要岗位发展。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实验室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高质量。他提到,无论是攀登学术高峰还是投身产业报国,不同的选择都蕴含机遇,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在各自赛道持续突破。他特别感谢毕业生们,以优秀的成果“为实验室书写精彩故事”,并寄语全体师生“以今日之精彩故事,续写明日强国追梦新篇章”

致辞.png

左老师致辞


优秀答辩代表汇报

接下来进入优秀毕业答辩代表汇报环节,邀请了实验室成果优异且在毕业答辩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再现答辩场景,为实验室其他学生提供科研方法、论文写作和答辩技巧的实践参考,促进实验室内部的经验传承和科研水平整体提升。


张许进行了题为“基于可编程掩模的无透镜成像技术研究”的汇报,其以基于可编程掩模的编码调控思想作为出发点,解决了传统无透镜成像中由离散采样引起的混叠问题以及由衍射引起的分辨率受限问题,并进一步将可编程掩模的编码调控理论扩展至非相干全息领域。相关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1)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李鑫胜汇报题目为“基于多专家协作的自适应深度学习结构光三维成像方法研究”,其针对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条纹分析方法在复杂场景下的泛化瓶颈,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专家协作机制与自监督训练的跨域条纹分析框架,通过多个专家网络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未知系统与环境的高适应性。相关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1)发表于Laser Photonics & Reviews


夏薇宜汇报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算法研究”工作,其围绕3D SIM技术,搭建一套三光束干涉式3D SIM系统,针对传统互相关参数估计法复杂耗时需要加以迭代,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结构光照明显微重建算法(PCA-3DSIM),大幅度降低运算量,实现快速、无迭代、高精度、高质量三维超分辨成像。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会议论文两篇,共一SCI论文审稿中


张许.png

优秀答辩代表张许汇报


李鑫盛.png

优秀答辩代表李鑫胜汇报


夏薇宜.png

优秀答辩代表夏薇宜汇报


优秀去向代表发言

第二环节为优秀去向代表发言,分别邀请了顾豪杰、蔺文辉、赵航同学,他们就自身职业选择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帮助其他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提前规划职业路径,同时强化实验室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


即将前往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蔺文辉分享了他的经历故事和去向选择。研究生期间,他斩获研电赛国家二等奖,发表SCI论文,获评优秀毕业生等荣誉。面对OPPO多媒体开发工程师的就业机会,他最终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道路,立志在计算成像研究领域推动人类知识边界。蔺文辉表示,自己非常幸运,实验室争取的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先进光电成像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给了他全额资助赴海外深造的机会,他将以国际化视野践行"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科研信念,以创新突破标注青年科研人的时代坐标


兼职本科生辅导员的顾豪杰结合研究方向,以“全息成长法:记录与重建个人成长的波前信息”为主题介绍其读研经历和收获。他首先介绍了其科研、获奖情况以及其学生工作经历,着重分享了其作为党支部书记参加学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的体验。顾豪杰表示,学术研究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更需要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学生工作教会他用系统思维统筹全局,以服务意识凝聚团队;而实验室大家庭的薪火相传,让他明白个人的成长永远依托于集体的托举。


即将入职华为的赵航在交流会上以《研究生小白成长日记》为题,系统梳理了其研究生阶段的成长历程。首先汇报了其获国家奖学金、发表SCI一区、EI会议论文等成果,其次,通过实验室科研平台与产业化资源的深度整合,成功申报江苏省研究生创新项目,参与光学检测设备联合研发,并获"互联网+"国赛银奖,由此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融合通道。他表示以上经历为他建立起职业发展的桥梁,让他有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和工程开发,也有机会接触到产业界前沿,即将入职华为上海研发中心,他也将带着在SCILab的所学和收获,继续努力!

蔺文辉.png

优秀去向代表蔺文辉分享


顾豪杰.png

优秀去向代顾豪杰分享


赵航.png

优秀去向代表赵航分享


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钱佳铭博士后主要分享了博士学习经验及博士后工作的相关待遇。他强调读博需具备持续追求卓越的品质,并介绍了博士后的多种资助渠道,包括科研项目、人才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这些资助为博士后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助力个人职业成长和国际学术交流。

钱博.JPG

钱佳铭博士后发言


在交流会结束之际,左老师为毕业生们赠送《了凡四训》,借由本书,他为即将开启新征程的毕业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精神坐标——在命运面前保持主动,在错误面前勇于自省,在成就面前不忘利他,在知识面前常怀谦卑。在未来的科研、职业与人生道路上,希望大家既能以科学精神探索世界,又能以传统智慧涵养心性,最终成就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完整人格。

毕业生代表合影.png

左老师向2025届优秀毕业生代表赠书


交流活动结束后,毕业生与实验室老师、同学们在校园各处留下青春倩影。


从图书馆水杉林,

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他们的回忆。
灿烂的阳光洒在肩头,

晕染出离别的不舍与希望。

穿着庄重的学位服,快门声响,

笑容镌刻在时光里。


图书馆.png


毕业生&学术委员.png

毕业生&专职.png


ILNJUST.png


学术委员会合影.png


条纹投影组.png


生物医学组.png


二月兰肆意盛放,
迎送着你们的远行。

愿每一位逐梦的SCILaber,

都能得偿所愿,拥抱无垠的未来!

2025,毕业快乐!




(视频背景音乐版权信息: Smile - Bensound https://www.bensound.com

Support by RFM - NCM: https://bit.ly/3DBHzfo)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SCILab: www.scilaboratory.com)隶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陈钱教授领衔的“光谱成像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左超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Fellow)、英国物理学会会士(IOP Fellow),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实验室致力于研发新一代计算成像与传感技术,在国家重大需求牵引及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展新型光学成像的机理探索、工程实践以及先进仪器的研制工作,并开拓其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前沿应用。研究成果已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46篇论文被选作Light、Optica、AP、PhotoniX等期刊封面论文,2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论文被引近20000次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耳奖(Fresnel Prize)、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基础类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等。培养博士生6人获全国光学工程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人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光学与光子学教育奖学金、5人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10人获Light全国光学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百强。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30余人次,国际会议最佳报告/海报奖40余人次。学生团队获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研电赛”金奖/特等奖15次,2023年,获“互联网+”全国总冠军。师生双创事迹得到央视《焦点访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报道,社会辐射影响广泛。

640.png


jion us.png

研究团队长期欢迎对计算光学领域充满热情的青年老师、学生加入,期待与计算光学显微成像、高速三维光学传感、计算光电成像探测、先进生物医学成像等前沿领域的科研团队进行合作研究与交流!有意向者可联系邮箱scilab_njust@163.com

招聘信息详情可参见以下链接:

事业编制+丰厚报酬!这所南京“双一流”高校诚邀英才


往期推荐

启动报名|2025 Light博士生学术联赛(鲁苏皖赛区)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SCILab) 2025级硕士研究生招生公告(招生进行中)

‍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SCILab)2024年度总结及表彰大会圆满举行

SCILab“人工智能赋能计算成像与测量”虚拟专刊发布啦!

Light | AI + 100,000 fps 超时空分辨单帧结构光三维成像

Light | 新型无透镜片上三维显微成像

PhotoniX | 基于频域复用的时域超分辨条纹投影结构光三维成像

OEA封面 | 传统技术与深度学习协同赋能单帧高精度条纹图案

Light Adv. Manuf. | 像差校正技术:实现高通量定量相位成像


图文 | 符庆杨、范瑶、任乐
摄影 | 任乐、Iqbal M Zaheer、程婷婷

视频 | 肖宇童、周子豪、陈悦、卢林芃

复审 | 左超

终审 | 徐峰

SCILab 官方公众号
SCILab 官方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