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天气信息
文章分类

文章分类

副标题

会员登录
登录
研究亮点

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等单位的19篇高水平论文获得中国激光杂志社2021年度主编推荐奖!获奖论文研究方向涉及光学器件、非线性光学、光通信、量子光学、物理光学、激光技术、测量、大气光学、光学系统等领域。中国激光杂志社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出版机构,2021年共出版3000余篇高水平论文,为国内外激光、光学、光子学最新研...

2016年3月,谷歌旗下人工智能(AI)公司DeepMind凭借其开发的AlphaGo人工智能系统以总比分4: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引发了全人类对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深度学习技术的广泛关注和持续热议。

1封面奖 最美封面奖 张明池, 刘子源, 潘宁, 陶海岩, 林景全. 飞秒激光制备不锈钢微纳结构表面的润湿机制研究[J]. 中国激光, 2021, 48(18): 1802001 优秀封面奖 张伟丽, 冯操, 孙建, 朱瑞, 王建国, 沈雪峰, 易葵, 朱美萍, 邵建达. 大陡度透镜表面膜层折射率均匀性分析[J]. 中国激光, 2021, 48(09): 0903001 封面提名奖 国庆特辑...

2021年落幕,这一年的光学进展创造无限希望。中国激光光学新媒体持续发声,记录了光学领域一个奋力开拓的2021年。“九章2.0”和“祖冲之2.0”使我们进入量子优越性的时代;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一波三折,终于在2021年迎来了新突破。中外光学大家回顾往昔,展望未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远;青年科学家利用他们的声音,积极为光学发展建功立业。在一整年的相伴下,12万余亲爱的读者时时关...

中国激光杂志社中文期刊《中国激光》《光学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Advanced Photonics、Photonic Research、Chinese Optics Letters联合中国光学期刊网、Researching英文平台推出“2021年度下载排行TOP10”榜单,这些论文由光学用户在中国光学期刊网2021年访问和下载得出,是用户公认的在2021年最具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激光与光...

光学相位测量技术,如干涉测量、数字全息、电子散斑干涉、条纹投影轮廓术等,因非接触、高分辨、高速和全场自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机器视觉、生物医学、纳米结构表征等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该技术通过相干光干涉叠加或者非相干投影的方式在物体表面生成周期性的结构条纹,从而使得待测物体的相关物理量(如面形、位移、应变、粗糙度、缺陷尺寸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采集条纹图案的相位之中。如何从单帧条...

撰稿人 | 范瑶,李加基,卢林芃,李卓识论文题目 | Smart computational light microscopes (SCLMs) of 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laboratory (SCILab)作者 | 范瑶,李加基,卢林芃,孙佳嵩,胡岩,张佳琳,李卓识,沈茜,王博文,张润南,陈钱,左超完成单位 | 南京理工大学导读      “计算光学显...

概 述光场的相干性是定量衡量其产生显著的干涉现象所应需具备的重要物理属性。尽管高时空相干性的激光已成为传统干涉计量与全息成像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在众多新兴的计算成像领域(如计算摄像、计算显微成像),降低光源的相干性,即采用部分相干光源对于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图像信息方面具有独特优越性。因此,部分相干光场的“表征”与“重建”两方面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亟需引入光场相干性理论及其相...

1月4日,2021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上除重磅发布2021年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亮出2017-2020年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成绩单”外,还发布了南京2020十项重大创新成果。2020年全球首台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   南京日报报道1、“莲花哪吒”内生安全云平台紫金山实验室 邬江兴院士团队基于中国原创的网络安全与功能安全一体化架构,支...

我苏网综合报道 编辑/徐金吉据南京理工大学官微消息,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南理工电光学院的学生团队研制出的新一代无透镜全息显微镜荣获金奖!我苏小编了解到,这款新型无透镜全息显微镜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而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无法同时实现大视场和高分辨观测、体积庞大、成本高昂,是传统显微镜存在的三大痛点。此外,使用传统显微镜需要先将细胞进行染色,被损伤...

观察细胞通常需要染色标记,无法同时实现大视场、高分辨观测,体积庞大、成本高昂,是当今显微镜存在的三大痛点。如何突破痛点,打破德日垄断,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新一代显微镜?在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金奖的队伍中,一支来自我校电光学院的学生团队研制出的新一代无透镜全息显微镜,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南理工研发的全球首台计算成像显微镜科创举目已觉千山绿,风好正是扬帆时。新春之际,正是科研人员紧张投入新一年工作之时,省委书记娄勤俭先后来到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给高校广大师生带来新春的祝福。他走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调研各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最新进展,尤其关心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状况。“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实验室”在南京邮电大学,娄勤俭书记对该校...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通讯员 葛玲玲)人民网,央视网,中国青年报等报道日前,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左超教授的最新科研成果——快速三维光学传感技术,突破了传统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的若干速度瓶颈,使扫描速度大大提高,将测量对象从静止、缓变,扩展到实时、高速甚至瞬态变化领域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左超解释,三维数据的获取主要有3个步骤。“目前,现有技术,一秒最多只能向物体...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SCILab 官方公众号
SCILab 官方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