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团队风采

团队风采

副标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锣,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该赛事已成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8年来,从20万大学生...
2023-04-17
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以下简称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举行。在前期校赛、省赛、国赛的基础上,来自国内外高校的6支参赛队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南京理工大学“光影流转”团队获得大赛冠军。
2023-04-12
The championship of the 8th China 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was held on Sunday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Photo provided to chaindaily....
2023-04-12
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以下简称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举行。在前期校赛、省赛、国赛的基础上,来自国内外高校的6支参赛队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南京理工大学“光影流转”团队获得大赛冠军。4月9日,重庆大学,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现场。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冠军争夺赛的圆满收官,也标...
2023-04-12
个人风采

个人风采

副标题

以大师的名义打造大师成长的摇篮无锡一中伟长学院成立仪式✦5月22日下午,无锡一中1983届校友、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钱,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曦,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朱晴怡共同点亮启动柱,无锡市第一中学伟长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以1925级校友,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的名字命名,旨在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弘扬以钱伟长为代表的优秀校友的科学家精神,深入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中范式”。成立仪式...
2023-05-29
5月17日下午,由校友会与教务处联合主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验分享交流会暨“校友领航计划”启动仪式在教A-202隆重举行。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院长左超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校长赵雪琴、副校长陆汉栋,校友会、教务处、各分院的领导和教师代表一起参加了经验分享交流会。交流会暨启动仪式由刘智芳副校长主持。    首先,由陆汉栋副校长致辞。他代表学校对杰出校友左超的莅临表示...
2023-05-28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倡导青年要勇于“自找苦吃”。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科技小院”由此发展成为农业专业研...
2023-05-18
本报记者 郑 焱最年轻的国家“优青”、江苏省“杰青”之一,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负责人,35岁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士、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这些都指向同一个人——左超,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左超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用知识报效祖国。2005年,青春期的他高考失利,成为了一名“三本生”。大学期间,他成绩一直保持专业第一,最...
2023-05-11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副标题

创新点:团队利用上转换纳米颗粒作为荧光探针,通过研究Tm3+掺杂的β-NaYF4纳米粒子的能量传递过程,构建基态关联的动态交叉驰豫能量传递,借助上转换纳米颗粒的非饱和激发成功预测高打灭效率下的理想激发功率,成功实现了基于高阶非线性共聚焦超分辨下的受激辐射超分辨成像,其分辨率可以达到33nm。关键词:受激辐射超分辨,上转换纳米颗粒,光子雪崩,交叉弛豫能量传递受激辐射超分辨成像技术(stimul...
2023-05-13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于2023年第8期(4月)推出“三维成像技术及应用”专题,特邀南京理工大学陈钱教授、左超教授团队撰写研究论文“基于VCSEL投影阵列的散斑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传感器设计”,该论文被选为本期封面文章。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投影阵列的散斑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传感器设计方法,所研制的三维传感器集成了3个小型化散斑投影模组投影一组空间位置不同的散...
2023-05-11
Recently, the research group of Profs. Qian Chen and Chao Zuo from the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Opt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JUST) proposed a novel label-free...
2023-04-20
近期,我校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电光学院”)陈钱教授、左超教授团队在非干涉定量相位成像技术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光学顶尖期刊Photonics Research上发表,论文题目为“Accurate quantitative phase imaging by differential phase contrast with partially coherent illum...
2023-04-20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副标题

人工智能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改变了什么,以及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7月24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左超副教授应邀来到我校,为2022级高一新生开设题为《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的讲座。讲座由副校长、高一年级部主任周强主持。左教授从“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5个维度为大家科普了“计算光学成像”这一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
2022-07-25
7月24日上午9:30,我校高一学生在体艺馆认真聆听了南京理工大学左超教授的精彩科普讲座。左超教授深入浅出,将深奥的专业术语和生动有趣的现实有机融合,使大家获益匪浅。左超教授的科普讲座题为《计算光学成像: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左教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人类既然有眼睛,为什么还要发明许多类似人眼功能的成像装置。然后从“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计算光学成...
2022-07-24
清华大学研究生 “学术之路”系列学术论坛活动以 “探究学术前沿,激发学术兴趣,提升学术能力,启迪学术人生”为口号,通过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中青年教师和优秀朋辈与清华学子面对面,打造专家学者与清华学子充分交流的广阔平台,以更好地满足研究生学术需求、提升研究生学术素质,从而营造清华大学良好的研究生学术氛围。本次“学术之路”,我们邀请到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07-18
12月16日,南京理工大学左超教授及其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团队一行10人来我司参观调研,江南永新总经理林广靠、研究院院长姚晨热情接待。
2022-07-18